为发期刊,高校学者偷贩涉密敏感数据!国安部披露间谍案细节

近年来,部分境外机构和个人为攫取利益,对我经济、民生、科技等重要领域实施情报窃密活动,严重危害我国家安全。与此同时,部分境内人员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淡薄,为达到个人目的,违规将相关数据传输至境外,相关风险隐患不容忽视。

(图侵删)

境内某高校学者李某主动联络境外某非 *** 组织,以内部数据为筹码,意图换取在国外知名期刊发文机会、提升自身学术知名度。国家安全机关及时发现采取措施,消除了风险隐患,有力保障了国家秘密安全。

“各怀鬼胎”的学术合作

某高校青年学者李某通过校际交流活动结识了境外非 *** 组织学者K某。李某私下了解到,K某与部分国际知名期刊机构联系紧密,有特殊的刊文渠道。李某便萌生了与其合作撰写论文的念头,希望能借机在国际知名期刊刊文。这不仅有助于完成科研任务,还能在同事面前风光一下。李某随即通过电子邮件向K某详细介绍了自身情况,重点强调了自己在某校企合作项目中接触和掌握的数据资源,并表达了合作刊文的意愿。K某表示可以探讨合作,但希望李某重点搜集提供该校企合作公司掌握的部分数据。李某想到自己刊文的愿望将得以实现,便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别有用心”的数据搜集

李某在搜集数据时发现,K某所需数据属于涉密敏感数据,涉及我国某重要领域情况,且该公司数据管理严格,有明文规定禁止此类数据外流。李某将相关情况告诉了K某,但K某依旧坚持索要上述数据。为了自己所谓的学术成果,李某托关系将其学生张某派遣到该公司实习,并私下要求张某按照K某要求,违规搜集、分析该公司所掌握的敏感数据。国家安全机关掌握相关证据后,之一时间会同高校、企业阻止了李某、张某企图向境外传输涉密数据的行为,及时消除了泄密风险隐患。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规定,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重要民生、重大公共利益等数据属于国家核心数据,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任何组织、个人收集数据,应当采取合法、正当的方式,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数据。

数据安全关乎国家安全,维护数据安全需要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广大人民群众如发现境外机构或个人窃取涉密敏感数据线索,可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 *** 、 *** 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者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 邦达亚洲:多重利空因素打压 黄金险守3300关口
  • 货运盗窃正以惊人的速度冲击美国供应链
  • 不再提供联邦拨款,美国政府宣布对哈佛大学“断粮”
  • 滥用职权造成巨额经济损失,国家体育总局原局长苟仲文将在盐城受审
  • 总粉丝破亿!当网络大V遇见硬核科技,互联网时代如何书写上海故事?
  • 印度空军为何斥巨资没买来战斗力?
  • 美国30年期国债中标收益率略高于发行前交易水平
  • Timberland不想只有“踢不烂”的大黄靴
  • 视频|美国国会AI听证会Open Al和AMD承认:中美A的差距并不大
  • 专家谈数字化风险:要从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措施
  • 公募基金迎重磅改革!有这些变化→
  • 全球店王SKP卖出近半股权后会变成什么样?
  • 最贵的几款新车都在这里了|2025上海车展
  • 特斯拉Robotaxi商标申请受阻
  • 心相印回应客服辱骂顾客:账号可能出现异常,目前正在排查
  • 体验中国传统文化、采购非遗文创,波兰游客走进上海市群艺馆
  • 海航回应“男团粉丝为追星堵住机舱通道”:已紧急阻止
  • 海澜集团周立宸:我接班相对较早,父亲在业务上彻底交接